走进杏花村 齐山难逢开口笑
发布日期:2019-3-25 浏览:6306
古代,池州城南的平天湖,面积很大,水的来源主要是清溪河。清溪河、平天湖,东南紧接齐山,西北紧邻湖嘴杏花村。清溪河、平天湖,一头挑着齐山,一头挑着杏花村。自唐、宋以来,齐山、清溪河和平天湖、杏花村三位一体。
过去,我在撰写清溪河、平天湖文章的时候,引用实证之外,又以齐山、杏花村的资料来佐证;在撰写齐山文章的时候,引用实证之外,又以清溪河、平天湖和杏花村的资料来佐证;现在撰写《走进杏花村》,引用实证之外,又以清溪河、平天湖和齐山的资料来佐证。这是因为,杜牧在杏花村留有《清明》,在清溪河、平天湖留有《池州清溪》,在齐山留有《九日齐山登高》诗等。
齐山修志,早于杏花村。在明代以前,至少有四次:一是明嘉靖三年(1524),池州知府田赋主修、夏亨等编纂的《齐山志》,四卷;二是明嘉十四年(1535),池州知府侯缄主修、任柱编纂的《齐山志》,四卷;三是明嘉靖三十七年(1558),巡方御史慎蒙主修、詹莱编纂的《齐山志》,四卷;四是明天启五年(1625),贵池知县张茂梧主修、车从轼编纂的《齐山志》,二卷。
《樊川文集》卷三,有杜牧《九日齐山登高》七言律诗:“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用登临恨落晖。古往今来只如此,牛山何必独沾衣。”《齐山志》亦载此诗。杜牧这首《九日齐山登高》诗,在历代诗话中,知名度也是很高的。一九六四年春,毛泽东同志词作《贺新郎》(读史),化用杜牧“尘世难逢开口笑”诗句,成为“人世难逢开口笑。”
在齐山,由翠微堤南登翠微亭途中,有唐建南亭。在《樊川外集》中,有杜牧《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》七言律诗:“暖云如粉草如茵,独步长堤不见人。一岭桃花红锦黦,半溪山水碧罗新。高枝百舌犹欺鸟,带叶梨花独送春。仲蔚欲知何处在?苦吟林下拂诗尘。”《齐山志》亦载此诗。唐建南亭,久废,后人曾寻找过,有清人章桂芬《觅南亭不得》诗为证。
在齐山的窦云岩后,有紫微台、紫微亭,因杜牧又称杜紫微而得名。紫微台下镌有“紫微亭”三字,传为唐刻,不知何据。北宋梅尧臣游齐山,留有《紫微亭》诗,其中“牧之旧游处,苔滑屐莫将。却返弄水涯,隔溪望青苍”诗句,我至今记忆犹新。
在齐山之巅小九华峰上,有翠微亭。唐会昌年间,杜牧任池州刺史时,曾于重阳日在此登高建亭,取李白秋浦诗中“开帘当翠微”句,命名为翠微亭。南宋绍兴四年,岳飞自鄂州奉命出师,路经池州,于月夜登临齐山翠微亭,留下《池州翠微亭》诗。
唐、宋、元、明以来,江南齐山以它特有的奇石、怪崖、幽洞、峡窟和人文景观,吸引着四方游人,又留下许多借景抒怀、托物言志的诗文。如北宋王安石《临川集》载《和王微之<秋浦望齐山感李太白、杜牧之>》,有“齐山置酒菊花开,秋浦闻猿江上哀”诗句。又如《宋诗纪事》载宋代孙迈《游齐山寺寻陈鸿断碑》,有“万木森天饶寺篱,一声孤磬彻江湄。楼边已失陈鸿记,亭上犹存杜牧诗。”再如《龙洲集》载宋代刘过《池州一览亭》,有“尘土中无绝妙词,不能重赋翠微诗。淋漓醉墨杨廷秀,慷慨悲吟杜牧之”诗句。象这类的诗,在《齐山志》里面,就太多了。
南宋杨万里的《诚斋集》,载《宿池州齐山寺》(即牧之九日登高处)诗:“我来秋浦正逢秋,梦里曾经以旧游。风月不供诗酒债,江山长管古今愁。谪仙狂饮颠吟寺,小杜倡情醉上楼。问着州民浑不识,齐山依旧俯寒流。”好一句“齐山依旧俯寒流”。
齐山不仅俯瞰清溪河、平天湖和长江,而且也俯瞰平天湖嘴的杏花村。南宋张栻的《南轩集》,载《游池州齐山》,有诗句:“旧闻齐山胜,抱病来登临。苍然俯平湖,秀出几百寻。”“支筇到绝顶,孤亭指遥岑。樊州有留咏,兀坐一长吟。”慎蒙《齐山志》载明代杨绍芬《齐山次杜韵》,有诗句:“著屐登山思欲飞,平生名利念中微。览舟远浦渔灯暗,落日前村牧笛归。”明代余迪在《图画志》中,有《登翠微亭》诗:“数年乐此宦池城,每爱湖光分外清。远浦落霞秋水阔,乱山斜日碧云横。牧吹牛背归林晚,渔唱舟中对月明。同览翠微重吊古,漫将诗酒逐交情。”清康熙《池州府志》载叶封的《游齐山》诗,最后二句是:“试指芳踪一凭眺,杏花秋浦久阳西。”在《孝节堂遗诗》中,有清人王凤翥《友人招游齐山》诗,说的更直白:“年年登山看杏花,鬅鬠霜鬓老年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