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熹理学对古徽州建筑的影响
发布日期:2019-3-11 浏览:6182
建房之中心思想以“礼”
礼制之“礼”作为理学建房的中心思想,朱子言:“民之所以生者,礼为大,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,非礼则无以辩君臣、上下、长幼之位焉。即有成事,然后治其雕楼(房屋)、文章,以别尊卑、上下之等。”可见礼制均和建筑房舍有关。
由于朱熹制定《家礼》,自南宋以来徽州各地无不遵循朱子《家礼》。徽州人们受此影响,盛兴“扩祠宇以敬宗耀祖,树牌坊以传世显荣”之风。朱熹“家礼”宣扬“忠孝节义”以“嘉功前人,效法后世”手段树旌表牌坊来表彰那些状元、孝子、节妇等。特别是《家礼》以“三纲五常”为大体,旨在“明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之伦”,注重主仆之分,注重妇女贞节。特别对妇女提出“饿死事小,失节事大”的节烈观。故徽州境内到处可见“节烈”牌坊,徽城小北街有一“节烈总坊”载有五千六百多名节妇烈女。
在封建社会为了妇女守节,别男女非礼,《孔子家语、问礼篇》曾提出“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”。即住宅外建围墙来分隔男妇随便见面。而朱熹的“家礼”较孔子所说的“非礼则无以别男女”更具体化。即男女不可随便见面,更不可私订终身,否则遭世人讥诽,重者体罚,竞成了徽州风俗。别小看这一句话,于是后世建造住宅时莫不绕有高大围墙。《仪礼释官》曰“堂下至门谓之庭,自门皆周以墙”,就是说自南宋后民居多构筑有庭院与围墙,从外部观之首先见到的是围墙(古称宫墙),封建时代私密性的起居生活方式较浓,同时为了安全、防盗、别男女之礼,所以住宅四周形成围墙,并籍此构成“一个宅园”。所谓昔时的居宅有“三分水,二分竹,一分屋”之说,乃成后世造园设计手法的座右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