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民营企业广阔舞台】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
发布日期:2018-12-6 浏览:5950
近日召开的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提出,全力支持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,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全省金融战线如何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决策部署,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?对此,记者专访了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何昌顺。
建立“敢贷、能贷、愿贷”机制
问: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省民营企业信贷情况?
何昌顺: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,优化金融监管考核,引导银行机构扩大信贷投放。截至10月底,全省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175.5亿元,较年初增加1396.6亿元,同比增长16.8%。强化担保增信支持。自2013年起,省财政共拨付159.8亿元,市县财政配套87亿元,注资做大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。截至10月底,全省共为13.27万户小微企业、“三农”提供融资担保在保余额1519.36亿元。推广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。截至10月底,全省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1014.92亿元,在保企业101743户,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。
下一步,将进一步加大民营企业信贷规模,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,落实再贷款、再贴现、常备借贷便利政策,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民营企业信贷投放规模。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融资主体作用,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内部激励和问责机制,建立“敢贷、能贷、愿贷”机制,强化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意愿。
创新民营企业融资渠道
问:我省如何结合实际拓宽民企融资路径?
何昌顺:我省持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,引导金融机构推出200多种小微金融信贷产品,大力推广“税融通”业务、续贷过桥资金等创新业务,截至10月底,全省“税融通”贷款余额为153.19亿元,服务企业7094家。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。 2016年以来,全省民营企业、中小微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近1600亿元。建立省级股权投资基金体系,已经累计募集到位资金96.86亿元,累计完成投资项目120个、投资金额16.73亿元。支持民营企业上市挂牌。分行业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,强力推进民营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。全省民营上市公司56家,占上市公司总家数的53.85%;民营新三板挂牌企业314家,占挂牌企业总家数的92.35%。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已挂牌企业2673家,位列全国第一方阵。
下一步,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产品推进力度,聚焦“税融通”、无还本续贷等创新产品服务,更大力度、更好发挥政府政策倾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。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,推动更多民营企业上市挂牌,推动更多民营企业利用私募公募基金融资发展。
优化金融服务环境
问:我省怎样为民营经济提供更优的金融环境?
何昌顺:我省不断完善金融供给体系,全省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6大类196家,证券机构40家。徽商银行设立县域支行61家,实现县域全覆盖;徽农支行92家,徽农金融服务室140家。民营银行于2017年11月开业。除1家股份制银行外,其余全国性银行均落户我省,基本形成多元业态的组织体系。
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环境,在“四送一服”双千工程中搭建银企对接平台,8月下旬试运行以来,成功对接企业资金要素需求120个,实际落地资金13.98亿元。开展“千名行长进万企”专项活动,组织市、县两级商业银行分支行2055名行长“一对一”走访对接民营中小微企业13509家。
下一步,将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纾困,对发展有前景、暂时有困难的民营企业,“一户一策”支持纾困。进一步创优服务民营企业融资环境,持续深入开展“千名行长进万企”行动,常态化推进“四送一服”双千工程银企“点对点”对接活动,增强民营企业融资服务保障。